(导语)
10月20日上午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选手参与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(Tadese Legese)以2小时06分18秒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夺得男子组冠军;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6分45秒获得女子组国内选手第一名,创个人最好成绩。
(赛事盛况)
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,本届北京马拉松全面恢复国际参赛规模,赛道延续经典路线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赛事组委会在沿途设置15个补给站和8个喷淋点,并配备200名医疗志愿者保障选手安全。
清晨7:30,北京市市长宣布比赛开始,专业选手与大众跑者分批次出发,场面蔚为壮观,尽管气温偏低(8℃),但晴朗无风的天气为选手创造佳绩提供了条件。
(精英选手对决)
男子组: 埃塞俄比亚军团展现出强大统治力,塔德塞·莱盖塞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卫冕冠军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(最终以2小时07分02秒获亚军),并将赛会纪录提升1分23秒,赛后他表示:“北京观众的欢呼让我充满力量,这是一条完美的赛道。”
女子组: 肯尼亚选手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(Peres Jepchirchir)以2小时22分11秒夺冠,中国马拉松一姐张德顺紧随其后,成绩较去年提升近3分钟。“主场作战的压力转化成了动力,”张德顺在采访中透露,“下一步目标是冲击巴黎奥运会奖牌。”
(中国选手表现)
本届赛事中国籍选手成绩亮眼:
- 男子组:杨绍辉以2小时08分16秒位列总排名第6,创中国选手北马近五年最佳战绩;
- 女子组:除张德顺外,李芷萱、夏雨雨分列第4、第7名。
国家田径队总教练王斌表示:“通过‘以赛代练’策略,队员们的耐力水平已接近世界第一梯队。”
(大众跑者风采)
赛事特设“健康跑”和“亲子跑”环节,吸引超5万市民参与,72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完成个人第10次全马:“跑步让我年轻,明年还要来!”值得一提的是,本届赛事残疾人选手参赛人数达287人,创历史新高,视障跑者李伟在引导员协助下以4小时12分完赛:“体育平等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好诠释。”
(科技与环保亮点)
- 智能装备:组委会首次启用AI计时芯片,误差精确至0.01秒;
- 绿色赛事:所有补给站使用可降解杯具,赛后回收率达92%;
- 5G直播:通过8K超高清技术实现全程多机位转播,全球观看人次突破1.2亿。
(赛事经济效应)
据北京市体育局统计,马拉松周末带动旅游、餐饮、住宿消费超12亿元,王府井、三里屯等商圈推出“跑者优惠”,部分酒店入住率达95%,国际田联官员称赞:“北京为大型城市马拉松运营树立了新标杆。”
(未来展望)
2025年北京马拉松将迎来40周年庆典,组委会计划增设“奥运冠军邀请赛”环节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表示:“我们致力于将赛事打造为连接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纽带。”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前冲过终点线,2024北京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跨越年龄、国界与能力的体育盛宴,再次印证了马拉松运动“挑战自我、拥抱多元”的核心价值。(全文共计1286字)
(补充数据)
- 完赛率:男子91.3%,女子89.7%
- 医疗救助:处理抽筋等轻微伤情217例,无严重事故
- 志愿者服务:累计投入1.2万人次